是誰下令他們去划船?

陳燕銀

1915年當人道主義者――史懷哲醫師在非洲行醫時,常喜歡在樹下向當地土人述說自己歐洲故鄉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故事與他們分享。有一次他提到歐洲很多人為了娛樂而去划船時,土人們聽了當場捧腹大笑。有一個笑彎了腰的酋長馬上問:「是誰下令他們去划船的呢?」史懷哲先生鄭重地回答:「沒有人下令啊!」「那麼!划了之後總會得到獎賞吧?」「完全沒有!什麼也得不到!有時還會搞得人仰船翻,狼狽不堪。大部分人得到的結果只是精疲力竭,甚至累得快不能動了!」

這下更讓土人們震驚的張口結舌,吐出了一籮筐的問題:「是不是被神靈附身了?不然為什麼有時間不好好地休息?而這樣折磨自己?」「到底划船要去的地方有什麼特殊的果子或食物,不然為什麼要這麼辛苦?」這些問題可真把史懷哲醫生逗得哈哈大笑!最後史懷哲先生再告訴他們:「划船可是要排隊付錢買票的喔!」這些土人們更是驚訝得目瞪口呆,最後的結論是「白人真笨啊!」

非洲土人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這種為划船而划船,而且是拿休閒時間和金錢來從事的活動。

史懷哲先生在他的自傳裡詳實地寄路了這一段趣聞,並稱這種觀念的差異為「白人之國」與「黑人之國」。

時空隔了將近90年,場景跳到台灣的竹東(民國91年8月9日),我與農訓協會的顏建賢處長在橫山鄉內灣區與一群農民的對話。我們「秀」出了一段紀錄片,那是一個多月前我們兩人加上輔仁大學葉美秀教授和我兒子共四人一起遠赴日本,千里迢迢來到群馬縣的深山,參加當地農協(相當於台灣的農會)所舉辦的農業體驗之旅,當場讓所有鄉公所與農會的職員以及農民們震驚萬分!

尤其當他們看到我們全副武裝,手拿鋤頭與鏟子,在日本老農民的指導下,與日本遊客一起下田種玉米的情景時,更是滿頭霧水、難以置信。所發出的問題更如箭矢一般射出:「誰叫你們種的?是不是農委會付旅費和工資給你們做研究報告,所以你們才會去種?」「你們應該是代表我國的農業單位去參加日本的種玉米比賽,贏的人有獎牌和賞金吧!」「是不是日本工資比較高,所以你們跑到那麼遠去種也划算?」

我回答道:「我們是『付錢』去種的,每個人交了日幣1200円種一排玉米,而且並沒有領到什麼工資!」「這麼遠,你們又收成不到,幹嘛要種?」顏處長回答他們:「我們是利用自己的年休,自費前往的,沒有任何目的,純粹為了休閒。」

一問一答、一來一往,完全沒有交集,雙方愈談觀念離的愈遠,最後有一位農民代表十分懊惱地站起來,難掩忿忿不平的情緒,他說:「在台灣農忙時期要雇人幫忙,每天900元工資還附加午餐、點心都不一定請得到人。你們如果喜歡種,台灣農地那麼多,為什麼花那麼多錢跑到日本去幫人家種玉米?一定有什麼『好康』的?請不要賣關子、『藏撇步』,就直接告訴我們好嗎?」

面對這種雞同鴨講的場面,但這群農民卻是一本正經認真質問的態度,我和顏處長互看了一眼,差點「很不厚道」地笑出來!我和顏處長只好無奈地模仿史懷哲博士把這個觀念的差異稱為「都市之國」與「鄉村之國」。

回憶起當天種完玉米,汗流浹背地脫下工作服後,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完成一件大事」的成就感,我那時14歲的兒子更是得到眾人的讚許,大家公推他為:「最有潛力的未來農夫!」令我這個每天因為他電動不離手而吵架多於講話的老媽驚喜萬分。最後踩在田埂的回程途中,當天擔任我們種玉米的「老師」是75歲的老農青木先生有感而發地說:「你們都是大贏家,高高興興地種下了品質優良的甜玉米,三個多月後就能收成了。到時候你們如果能夠再來參與採收,當然最好不過了!但是如果自己不能來,鼓勵你們的親友前來『前人種玉米,後人來收成』不是也很有趣?想像最後這些玉米被其他遊客採走了,想像一下自己種的玉米,能與不知名的其他遊客結緣,不也是很好的分享嗎?

今天唯一大失所望的是那群等著趁農人放下一排排玉米種子在還來不及覆土的空隙中,搶食玉米的烏鴉們。你們看!牠們虎視眈眈地等在樹上注視著你們種玉米的每個動作,卻完全沒有機會下手,真是萬萬沒想到今天來的是一群動作敏捷的超級農夫喲!」

他這番頗富哲理的肺腑之言,和以烏鴉的失望來稱讚我們的幽默口吻,逗得我們得意地呵呵大笑,小朋友們還不時回頭對著樹上那群沮喪的烏鴉做鬼臉呢!我們只付出了一點點的時間和金錢的代價,得到的是在大自然中與人互動的喜悅和學習,這真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單單這些絕對已經物超所值,我們還想奢求什麼呢?

各位想一想,1915年非洲土人在問史懷哲博士:「是誰下令他們去划船」「划了之後總會有賞吧?」與今天竹東的農民問我:「是不是農委會派你們去種玉米的?」 「種好了,自己又採收不到,幹嘛要種?」雖然時間相距近百年,地點從非洲轉到台灣,他們提出的問題和疑惑,是不是完全一樣?思考模式和邏輯推理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幾年來我認真地參與休閒農業的推廣工作,發現最大的障礙在於什麼是「休閒」?其與「工作」的區別又在何處?這個觀念實在有待釐清。

記得40多年前在大學時代念到休閒產業的管理時,指導教授開宗明義地要我們背誦四個原則:一、完全自願自發性的參與,沒有任何不得不的成分在內。二、沒有目的,純粹為打球而練球、或為散步而走路,甚至為欣賞而攬鏡自照等,全然地為自己而存在的動作。三、就所做的事而言對他人沒有責任。四、留下美好有趣的回憶。凡是符合這四個原則的行為,通通都稱為「休閒活動」。

現在請大家來檢視一下我們這次去日本幫農家種玉米的活動是不是符合上述原則呢?第一、我們四人是利用休假懷著興奮、期待的心情飛到日本去參與這個活動的。第二、我們只單純地為體驗農家生活而去種玉米,完全沒有想獲得什麼實質的獎賞或酬勞。第三、不管種得對或不對,也不管種的技術好不好、動作快或慢、甚至姿勢美或不美,也沒有人會指責你或要求你必須負什麼責任。即使種到一半,腰酸了想半途而廢,也沒什麼關係,隨性即可。第四、回來後,我們四個人每次回想起種玉米這件事情,總會帶來一陣愉悅湧上心頭,並津津樂道,到處去找人分享,多有趣啊!

再看看現今德國、歐日等國的綠色休閒(Green Tourism)中,上山下河的去體驗農務勞動,成為時下都會人最摩登流行的休閒活動呢!